脊柱专业
您的位置: 骨科在线脊柱专业病例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的矫形手术治疗

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的矫形手术治疗

2015-09-28 作者: 病例来源: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丁文元 点击量:2317   我要说

骨科在线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

病情描述: 

  患者李某,女,20岁。

  十年前无明确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,无发热盗汗、活动后加重,休息后缓解,自行口服止痛药物(具体用药不详)后症状减轻。一年前出现胸背部疼痛加重及明显后凸畸形,当地医院保守治疗后无好转而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。

  查体显示:

  胸背部后凸畸形(约平T12水平),腰部活动略受限;

  鞍区及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;

  双下肢各肌群肌力均为V级,肌张力不高;

  膝腱反射正常,病理征均为阴性。

  术前检查胸片、心电图:排除心肺基础性疾病;

  脊柱全长正侧位、胸腰段椎体CT及MRI显示L1椎体楔形变,局部后凸畸形;

  血尿常规、生化全项、血凝分析、术前九项:未发现手术禁忌症;

  下肢深静脉超声:排除深静脉血栓;

  术中备血800mL;

  患者及家属对手术风险知情同意,要求实施矫形手术。

  脊柱全长片显示腰1椎体楔形变,局部后凸成角57°,矢状位平衡SVA值为3.2厘米,冠状位无明显侧凸。MRI显示腰1椎体楔形变,后凸畸形致后方硬膜囊轻度受压。

  CT显示腰1椎体双侧椎弓根完整,椎体楔形变致局部后凸畸形。

  诊断:1.胸腰段后凸畸形2.腰1椎体楔形变

病例其他说明: 

  该病例后凸畸形达57度,目前普遍观点认为超过45度的后凸畸形,PSO难以达到理想矫形效果,而采用PVCR则存在手术时间长、出血多、神经损伤率高的风险。我们采取的手术方式为一期后路椎体次全切除+前方重建+后方固定矫形。

  手术过程为术前定位、消毒铺单、骨膜下剥离、椎弓根置钉。拟截骨上下节段置钉两对,截骨椎体的一侧置入椎弓根螺钉,在加压闭合截骨间隙时增加矫正力

  在手术过程中,选用环钻作为主要的截骨工具。我们对扩锥和环钻进行了改良,增加了限位装置,当环钻到达扩锥顶端时,扩锥上的限位装置阻止了环钻的拧入,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。

  这是环钻截骨矫形手术照片及透视X线片。

  第一步,椎弓根开口器于椎弓根螺钉置钉点破开皮质骨;第二步,扩锥经椎弓根扩入椎体内;第三步,环钻套入扩锥并旋转拧入椎体。

  这是截骨后遗留的圆形截骨间隙,这是截除的柱状骨,这是截骨块取出的过程。

  从不同方向采用环钻进行截骨,重复前边提到的过程,可实现椎体的大部分截骨。这是以外展的角度截除对侧的部分骨质。

  这是截骨完成后,对上下相邻椎间盘进行处理,直至骨性终板。

  一侧截骨完成后,截骨对侧峡部切断松解,为加压闭合提供条件。

  装有自体颗粒骨的钛网置于截骨间隙内,实现脊柱矢状位序列的重建。钛网与硬膜囊呈45度角置入,钛网下端首先与下位椎体截除。

  截骨完成后,钛网位于椎间隙一侧,对于保留部分椎体,松解后的关节突间隙已闭合。

  双侧钉棒交替加压闭合截骨间隙,实现后凸畸形的矫正。

  使用横梁增加稳定性。

  这是手术的示意动画,首先置入八枚椎弓根螺钉,一侧安装临时固定棒。行后方棘突、椎板减压,经椎弓根将部分椎体及上下椎间盘切除,拆除临时固定棒,改为矫形棒,通过钉棒加压闭合改善后凸。对侧椎间隙行颗粒状自体骨植骨,在截骨间隙内放置装有自体颗粒骨的钛网,双侧钉棒固定加压闭合截骨间隙,实现后凸畸形的矫正。

  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置钉和截骨过程中均未发现异常。

  术后的X线片显示局部后凸角由57度改善为6度。

  术后的CT显示钛网位于截骨间隙的左侧,右侧的椎弓根保留,钛网前方大量植骨。

  对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,我们采用术后抬高患肢、定期轴位翻身、适度补液的基础预防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药物预防相结合,术后第7天下地前检查超声,双下肢未见血栓形成。

 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,我们采用多模式镇痛:术前口服塞来昔布、术中采用皮下利多卡因浸润阻滞、术后前三天采用PCA静脉镇痛泵、第4至第7天采用氟比洛芬酯、第8至11天采用曲马多缓释片,手术当天和第一天疼痛程度重于术前,自第三日开始疼痛评分逐渐下降。

  本病例手术中所使用的环钻技术和改良PVCR技术已发表论文于《中华骨科杂志》等,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!

分享到:

   


骨科在线 北京经纬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京ICP备15001394号-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256号

 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1号楼8层08公寓H

联系电话:010-85615836

Email:orth@orthonline.com.cn